发布时间:2020/3/27 19:16:48 转载于:本站 编辑:
继《月王药诊》,首次记载冬虫夏草补肺功效后——
《藏本草》(公元780年)记载了冬虫夏草“润肺、补肾”的功能。
《图鉴》:“冬虫夏草生长在高山雪线灌丛林地。清肺热,治肺病、培根病。”
《金汁甘露宝瓶札记》:“冬虫夏草味甘。性温。滋补肾阴,润肺,治肺病、培根病。”
《吾三卷香》记载:“冬虫夏草可治胃病,筋骨疼痛。”
公元15世纪,藏医南方学派创始人索卡·年姆尼多吉所著《医学千万舍利》记载:冬虫夏草【药性】味甘、咸,消化后味甘,性温,效润而柔。
公元20世纪出版的《新编藏药配方》: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功能与主治】滋补强肾,壮阳补精,补肺益肾,主治体虚多病,“龙”及“赤巴”病、肺病、支气管炎、肾火亏损、阳痿遗精。《西藏冬虫夏草》记载:“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及肺炎等症。”【用法用量】研末内服,3~6克/天。泡酒或入丸、散。
1997年出版《中华藏本草》“方一:冬虫夏草15-30g,配老雄鸭蒸服。治气虚咳喘。方二:冬虫夏草15-30g,炖肉或炖鸡。治贫血;阳痿、遗精。”
注:藏医的“培根”、“龙”及“赤巴”是什么?藏医药理论中,只把人体的组成分为“龙(隆)”、“赤巴”和“培根”三部分(一分为三的分类)。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上述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保持着相互协调和平衡,当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过于兴盛或衰微的情况时,则出现隆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协调状态。
有人这样理解:“隆”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其性质近似于汉族中医的“风或气”,但含义比中医的风或气更为广泛。“赤巴”:译成汉语是“胆或火”,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等。“培根”:译成汉语是“涎或水和土”,它相当于中医的津、涎,但含义较为广泛。藏医记载冬虫夏草治“培根病”,又能“清‘龙’和‘赤巴’病,补精液。” 这说明了冬虫夏草对人体有养生、滋补和治疗作用,与中医药记载的“润肺、强肾、益精气、理诸虚百损”是一致的,也与我们对冬虫夏草作用的理解为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是一致的。